轉載至:自由電子報
〔記者陳璟民/台北報導〕夏日在台北市自強隧道口、仁愛路及仁愛圓環一帶,所見滿樹火紅花開,篤定是鳳凰木的傑作,市轄公園如青年公園、花博公園新生園區、志成公園、克強公園等,也有大面積種植,正是觀賞時機。
台北市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主任秘書藍舒凡昨天指出,鳳凰木的花本來盛開期是五至七月,正逢各級學子學成離開校園、驪歌聲起的時候,又因鳳凰木是校園常見樹種,於是「鳳凰花開」象徵離別,成為畢業季的代名詞,近年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,花期拉長,到九月都得見其丰采。
鳳凰木的花究竟「紅」到什麼程度?已故台灣作家、社會運動者葉榮鐘,在其詩作「蓬萊五月此花燃,屋腳牆頭到路邊,漫說石榴紅似火,鳳凰氣焰欲焚天」,對鳳凰木的花期、常見植栽地點、花情氣勢等,有非常生動寫實的描述。
藍舒凡說,鳳凰木綻放鮮紅花姿固然美麗動人,但其花朵、種子皆具毒性,誤食可能引起強烈過敏反應,民眾切勿食用,觸碰花朵、種子後,最好確實洗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