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rednet.cn 2012/6/26 0:32:04 紅網 字體: 【大 中 小】
每到夏季,湖南的烈士公園年嘉湖南側的荷花池是一大美景。然而,據網友爆料,前來遊玩的青年人不顧管理人員制止,肆無忌憚地採摘荷葉和花蕾,致使荷花園內一片狼藉。記者在現場遠遠望去,荷花觀賞區像被“咬”去了一塊。烈士公園的管理人員也心疼不已,抱怨道:“約20多畝的水域,23號一天就被糟蹋了近5畝。”(6月25日《瀟湘晨報》) “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”,作為對荷花的頌詞,這句詩傳唱了上千年。然而,湖南年嘉湖原本坐擁的美景,卻變成了“荷盡已無擎雨蓋”“衰景”。究其根源,青年男女的狂妄與公共素質低下讓人寒心,此外,管理人員的有心無力,同樣讓我們憂心。鎮定思痛,筆者認為,荷花被“狂采”,公民素質最受傷。 一直以來,關於國人公共素質不高的新聞屢見於輿論端。不論是遊客喂猴子花生,致使飼養員舔猴屁股“醫治”猴子的消化不良;還是大陸遊客在臺灣公園的植物葉子上肆意書寫,飽受指責;甚至國外對於中國人素質的輕視,不平等“規定”,都讓我們對於國人素養的討論,以及公共文明缺陷的聚焦,持續良久。然而,爭論甚囂塵上,國人的素質頑疾依舊難見提升。 新聞中,青年男女用遊船撞開荷花池的護欄,不顧管理人員的勸阻,進而大肆地採摘荷葉、荷花,致使20多畝的荷花池,一天內損失近25%。如此“惡行”,儼然是“流氓”行徑,對此,輿論的一致批評,以及路人的規勸,讓我們看到了媒體和社會監督的力量,但是,單純依靠道德制裁,似乎難以奏效。而且,公園管理人員儘管監管到位,卻囿於權力的失位,仍舊處於弱勢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荷花被“蹂躪”。 誠然,青年男女在“狂采”荷花的時候,沒有破壞性的意圖,只是希冀實現個體對於美的追求,然而,無形中,卻破壞了公共資源,侵犯了他人對於資源的共有權。按常理,公園裏的荷花是供人觀賞的,個體無權採摘,在道德層面採摘行為更是禁區。所以,背後反映的還是部分國人公共素質低下的頑疾。細究根底,不難發現,對於公民素養的缺憾,教育不到位難辭其咎。一直以來,我們的教育呈現僵化之態,單純側重知識灌輸,而輕道德教育,忽視創新能力,使得我們的年輕一代對於社會責任認識不足,加上社會層面的浮躁,公共素質遂每況愈下,更多的社會問題則呈現暗流湧動之態。 為今之計,莫如從教育層面出發,從小就教育我們的孩子愛護公物,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,提升道德素質。此外,針對公園管理層面的權力真空,我們的法律應該有所側重,細化權責,讓規矩成就方圓,更讓公民素質在法律的護佑下,與日俱增。[稿源:紅網][作者:莊濱濱][編輯:王俞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