茗禮網   >   首頁   >   花語

【特殊青年就業】前商界阿姐開花店聘智障、SEN生:他們獲成功感
作者:茗禮網   發表時間:2019-07-26 00:00:00

馮玉玲未轉行前做商業管理,打理的是一間數百人規模上市公司,滿腦都是商業點子。後來她辭職讀教育碩士,不久又萌生開花店的念頭,決定只聘智障和特殊學習需要(SEN)青年,支援他們在主流就業。

小小的花店員工不足十人,早前獲李嘉誠捐出200萬元支持,卻沒用來擴充規模,反而花錢聘導師訓練這班「特殊」員工,要讓他們學有長成,日後能自立工作。馮玉玲想他們在庇護工場或展能中心以外,於主流有份好工——一份滿有成功感的的好工,讓社會看到他們還能做得更多。

攝影:高仲明

馮玉玲當初辭去商界高薪厚職,只為多些時間陪伴女兒,後來她選修教育碩士,開始接觸「特殊學習需要」,了解SEN生和特殊教育學生的處境。

 

上集:【智障青年就業.讀白】曾被罵廢物 主流求職無門:我很期待上班

無心插柳學插花 奇想開花店

馮玉玲以前是上市集團董事,後來為照顧家庭,辭職從商界退下。師奶的生活倒讓她不自在,於是她進修,修讀教育系碩士。論文撰寫教學助理如何協助SEN學生,入學校做研究之餘,5年前更自組非牟利組織「教支源協會」,當起顧問和中間人,協助主流學校評估每個SEN生的能力,不埋沒他們的天份。

她滿腦都在想如何協助成年的「特殊」學生。去年她陪朋友學插花,回家練習時,不是想自己怎樣把一盆花插好,而是在想特殊人士會怎樣插好,最後發覺花藝工作很適合特殊人士。「插花有程序和理論,例如若是圓形的花藝佈置,第一支要插中間,之後順序去插,再放主花。這些特殊人士都跟得到。我想讓他們做到這份工。」馮玉玲說。

她把冒出的念頭記下,寫成計劃書,四處問朋友後確認可行。去年4月決定落實開店,找來廣告公司設計店名和標誌,聯絡上鮮花批發和物流公司,又跑去唐氏綜合症協會招聘,不欲再紙上談兵。

 
 
 

李嘉誠的捐贈令馮玉玲夠錢在觀塘海濱開間實體花店,讓「特殊」員工兼學打理店務,他們如今能一手包辦開店、清潔和收舖等工作。

 

商管模式設職階 容許犯錯:唔明要問

起初花店僅租借工廈一單位的一張長檯,讓這班「特殊」員工練習和工作;數月前他們接到李嘉誠捐出200萬大支票,終夠錢開實體店。「我們不會用來擴充人手、出糧,若沒生意,這樣花店好快玩完。我開間實體店讓他們夠位置工作,也請花藝師培訓他們,他們才有進步,能應付更多樣的訂單,這才sustain(持續經營)。」

這做法像是馮玉玲老本行,以商業模式管理一間店舖,訓練特殊青年的工作能力,靠訂單慢慢賺錢。儘管花店自負盈虧,又設職層階梯,分「助理花藝師」和「見習生」,時薪分別68元和34.5元,有晉升機會;但以社會關懷營商,這前商界阿姐更多的是包容和接納:可以犯錯或做不到,但不可以不溝通發問。

 

每周五上午,阿燕和阿娟會來到佐敦這間高級酒店,她們戴上圍裙,有板有眼地合力設計數座花飾。

 
+6
 

周五一個早上,阿燕和阿娟踏進佐敦一間高級酒店,為大堂和餐廳的設計鮮花擺設,馮玉玲多在旁觀察,沒加入指揮,甚至在安插主花時,特意插高花枝,讓兩個女孩發現問題再解決。「我想她們知道,上司都有做錯的時候,錯不要緊,最重要是明白可以補救的。我想她們對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信心,以後不再驚青怕事。」

數小時後,阿燕和阿娟毫不失禮把成品全做好,找職員安放花飾。馮玉玲在旁問記者:「你這樣看她們的表現,也不知道她們是特殊人士吧?」

 
會員登入區  Login
用戶:
密碼:
     
 

主頁     |    商品     |    中秋     |    花籃     |    水果     |    茗茶     |    服務     |    夥伴     |    聯絡
版權所有©1999-2010 茗禮網
Design by WebDesign488